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树和喜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8.6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2.17千字
文档摘要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孤单、邻居等词语。

3.借助拼音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

体会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变化过程,懂得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朗读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分钟)

1.猜谜语:小小鸟儿本领高,能把大树上住巢。(谜底:喜鹊)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和喜鹊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还有树,让我们一起走进《树和喜鹊》。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书空,强调鹊字的写法,左边是昔,右边是鸟,上面的横画要写得短一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注意字音和停顿。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只(zhǐ)、邻(lín)、静(jìng),可通过多带读几遍,让学生跟读,然后开火车读的方式进行巩固。

-对于多音字只,引导学生理解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如一只(zhī)鸟和只(zhǐ)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重点纠正读音错误和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后来有了邻居,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20分钟)

1.出示生字只、窝、孤、单、居、招、呼、快、乐、怎、么、静,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检查。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如禾+中=种日+寸=时,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认识招、呼、快、乐等字。

-减一减:如飘-风=票,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单、居等字。

-换一换:如清-氵+日=晴,引导学生认识静字。

-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窝,让学生说一说见过的鸟窝是什么样的,加深对这个字的理解和记忆。

3.重点指导书写

-单:上下结构,上面的丷要写得小一些,下面的十横画要写得长一些,竖画要写在竖中线上。

-居:半包围结构,先写外面的尸,横折的横画要短,撇画要舒展,里面的古字横画要平行。

-乐:独体字,笔顺是撇、竖折、竖钩、撇、点,注意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描红、临写,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20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只有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树和喜鹊都只有自己,很孤单)

-指导朗读,读出孤单的语气,强调只有一词读重音。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树和喜鹊的家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鸟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鸟窝孤单等词语,并用孤单说一句话,如小明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孤单。

-指导朗读,读出孤单、冷清的感觉。

3.学习第3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树和喜鹊后来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从都有了邻居可以看出什么?(它们不再孤单了)

-教师提问:邻居之间会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情景,体会有朋友的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快乐的语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它们有了邻居,不再孤单,大家一起玩耍、生活,所以很快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加深对快乐的理解。

-指导朗读,读出快乐的心情,语速稍快。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的第一部分,认识了许多生字,知道了树和喜鹊一开始很孤单,后来有了邻居就变得很快乐。

2.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用孤单、快乐各写一句话。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较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在书写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