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通过想象还原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和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观察的角度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空间概念。
2.小组合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共同探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自主探究法
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操作、想象,独立思考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能看到什么形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着不同的形状。比如,我们的教室,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从前面看我们的教室,能看到什么?从上面看呢?从左面看呢?
2.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教室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3.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一个小正方体
教师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让学生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小正方体,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2.观察由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1)教师将两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摆放在讲台上。
(2)让学生从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看到的形状。
(3)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前面看,看到的是两个左右相连的正方形;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
3.观察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1)教师在刚才两个小正方体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形状(如一层三个并排、两层,下面两个上面一个等)。
(2)学生分组观察,并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3)小组展示并汇报所画图形,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观察和交流,总结不同拼法下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特点。
4.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1)教师展示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模型(如教材中的形状)。
(2)学生独立观察,想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在练习本上画出草图。
(3)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图形,互相检查和评价。
(4)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讨论、分析,判断是否正确。
(5)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从不同方向观察该立体图形的过程,验证学生的观察结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6)总结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从右面、后面观察,形状会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教材上的连一连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连线对应的平面图形。
(2)给出一些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
2.拓展练习
(1)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具体形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具体形状],你能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吗?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2)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想象并画出这个立体图形。
-前面:[具体形状]
-上面:[具体形状]
-左面:[具体形状]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