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能说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式子表示。
-能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推导。
-灵活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底数互为相反数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同底数幂乘法的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2.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
3.练习法:安排适量的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问题
-问题1: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问题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5千米/秒,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22年。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引导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两个问题。对于问题1,要计算计算机工作10^3秒可进行的运算次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用每秒运算次数乘以时间,即10^12×10^3。
-师:很好,那对于问题2,要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又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速度乘以时间,即(3×10^5)×(3×10^7)×4.22。
-师:非常棒!那像10^12×10^3和(3×10^5)×(3×10^7)这样的式子,我们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幂的相关知识。什么叫做幂呢?
-生: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n个a),记作a^n,读作a的n次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师:很好。那请同学们说出下列幂的底数和指数。(展示式子:2^3,(-3)^4,(1/2)^5)
-生: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3)^4的底数是-3,指数是4;(1/2)^5的底数是1/2,指数是5。
2.探究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计算下列各式:
-2^2×2^3
-5^3×5^2
-a^3×a^4(a≠0)
-师:同学们,先自己计算这三个式子,然后观察它们的计算结果,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计算2^2×2^3的结果?
-生:2^2×2^3=4×8=32=2^5。
-师:非常好。那5^3×5^2的结果呢?
-生:5^3×5^2=125×25=3125=5^5。
-师:很棒。a^3×a^4的结果呢?
-生:a^3×a^4=a^(3+4)=a^7。
-师:大家观察这三个式子的计算结果,能发现什么规律呀?
-生: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是不是所有的同底数幂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计算2^m×2^n(m、n都是正整数)。
-(学生思考、计算)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生:2^m×2^n=(2×2×...×2)(m个2)×(2×2×...×2)(n个2)=2^(m+n)。
-师: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