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结合讲故事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除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通过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准确找出数量关系,列出合理的算式并解答。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策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讲故事的生动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逐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多样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分步计算、列综合算式、画图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过程中,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小朋友们讲故事比赛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展示教材上的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学校组织了一次讲故事比赛,三(1)班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淘气讲了一个故事,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个字。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淘气8分钟一共讲了多少个字?
-如果笑笑讲同样的故事,5分钟讲完,笑笑平均每分钟讲多少个字?
-奇思讲这个故事,每分钟讲120个字,需要几分钟讲完?
3.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先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选择笑笑讲同样的故事,5分钟讲完,笑笑平均每分钟讲多少个字?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分析题目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条件是淘气讲一个故事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个字;所求问题是笑笑5分钟讲完同样的故事,笑笑平均每分钟讲多少个字。
-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淘气讲的故事的总字数,这是解决笑笑问题的关键。
2.解决问题
-方法一:分步计算
-先求出淘气讲的故事的总字数:根据每分钟讲的字数×时间=总字数,可得淘气讲的总字数为$150×8=1200$(个)。
-再求笑笑平均每分钟讲的字数:因为笑笑讲的是同样的故事,总字数也是1200个,所以笑笑平均每分钟讲的字数为$1200÷5=240$(个)。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将分步计算的两个式子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50×8÷5$。
-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150×8=1200$,再算除法$1200÷5=240$。
-方法三:画图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可以画一个长方形表示淘气讲的故事的总字数,将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表示150个字,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即总字数)就是$150×8$。笑笑5分钟讲完同样多的字,就把这个长方形再平均分成5份,每份的字数就是笑笑平均每分钟讲的字数,通过画图直观地看出先算乘法再算除法的道理。
3.总结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然后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强调解题的关键是要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正确找出数量关系,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小明3分钟打字165个,师傅4分钟打字228个,谁打字的速度快?
-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