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理解算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位置的确定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一直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学校里,也有很多节约的行为。比如说,同学们会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等。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节约的小故事。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校开展节约从我做起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一个月下来,三年级共节约了108元水费,四年级共节约了126元水费。)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四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节约)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
-(1)列出算式
-师:已知三年级共节约108元水费,三年级有3个班,要求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应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8÷3
-(2)估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108÷3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估算方法。
-预设:把108看作120,120÷3=40,所以108÷3的结果大约是40。
-(3)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师: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108÷3的结果大约是40,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用竖式来计算。
-教师边板书竖式,边讲解计算过程:
-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1除以3,1比3小,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0。
-10除以3,商3,写在十位上,3×3=9,10-9=1。
-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合起来是18。
-18除以3,商6,写在个位上,6×3=18,18-18=0。
-所以108÷3=36(元)
-师:在这个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及时解答。
-(4)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2.解决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
-(1)列出算式
-师:根据前面的信息,你能列出计算四年级平均每班节约多少元水费的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6÷3
-(2)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自己用竖式计算126÷3,算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3)展示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