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匆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文件大小:40.2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73千字
文档摘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写挪、蒸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挪移、蒸融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感慨之情。

-学习作者运用设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珍惜时间,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情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时间的匆匆流逝。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时间的宝贵,从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难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瞬间,突然意识到时间过得好快,好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呢?(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匆匆》,看看他是如何细腻地描绘时间的匆匆流逝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重点讲解挪、蒸、秧、萎、番、锻、雅、勃、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挪移、蒸融、游丝、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帮助理解。例如,对于蒸融,可以联系生活中蒸东西时水汽慢慢消散的情景来理解;对于专心致志,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能做到专心致志,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明确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写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珍惜时间的思考。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惊讶和对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惋惜之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这种惊讶和惋惜。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时间的匆匆流逝的?

-学生交流回答后,引导学生抓住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等词句,体会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惋惜。

-重点分析文中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太阳他有脚啊,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作者的无奈。

3.学习第3自然段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

-引导学生找出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等排比句,体会作者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

-分析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突出了时间流逝之快,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排比句的节奏感。

4.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这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己虚度光阴的自责和悔恨,以及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自责和感慨。

5.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在结尾提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