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本质,即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分数概念和计算方法。
2.操作探究法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如折纸、画图等活动,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合作交流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情境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四个小朋友在平均分一个西瓜。
-提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四个小朋友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每个小朋友吃了其中的1份。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两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一个小朋友比另一个小朋友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等等。
3.揭示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两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同分母分数加法
-提出问题
-教师:两个小朋友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frac{1}{8}+\frac{1}{8}\)。
-动手操作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代表西瓜,把它平均分成8份。
-请学生用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出\(\frac{1}{8}\),然后将两个\(\frac{1}{8}\)的阴影部分合并在一起。
-提问:合并后阴影部分占整个圆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合并后阴影部分占整个圆形纸片的\(\frac{2}{8}\)。
-理解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frac{1}{8}+\frac{1}{8}=\frac{2}{8}\)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因为是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一个小朋友吃了1份,另一个小朋友也吃了1份,合起来就是2份,所以是\(\frac{2}{8}\)。
-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9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2.同分母分数减法
-提出问题
-教师:如果一个小朋友吃了\(\frac{3}{8}\),另一个小朋友吃了\(\frac{1}{8}\),那么第一个小朋友比第二个小朋友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frac{3}{8}-\frac{1}{8}\)。
-动手操作
-让学生再次拿出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8份,用阴影部分表示出\(\frac{3}{8}\)。
-然后从\(\frac{3}{8}\)中去掉\(\frac{1}{8}\),即把表示\(\frac{1}{8}\)的阴影部分去掉。
-提问:剩下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圆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剩下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圆形纸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