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最新版.docx
文件大小:42.19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7.01千字
文档摘要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课程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他们在造型表现方面能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设计应用领域,学生能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设计实践。欣赏评述方面,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创新思维和表现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发展,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绘画、手工、设计等多个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包括了不同主题的绘画创作,如《重重复复》引导学生通过重复的元素来表现画面,培养节奏感和秩序感;《家乡的老房子》让学生描绘家乡建筑,感受地域文化特色。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设计·应用板块有《有趣的生肖邮票》《便笺盒》等课程,让学生了解邮票设计和生活用品设计的方法,提高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欣赏·评述包含中外美术作品欣赏,如中国古代绘画、现代艺术作品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水平。

综合·探索方面,安排了《我是小小发明家》等活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美术及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能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要素进行较复杂的造型表现。

2.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设计作品,如海报、工艺品等。

3.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创作实践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3.在美术创作中,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多种绘画技巧,如写实绘画、装饰绘画等,能够生动地表现主题。

2.理解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原则,设计出有创意且实用的作品。

3.深入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在作品中展现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2.让学生在设计作品时,能够将创意与实际需求完美结合,提高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3.帮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感受,而是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等因素。

##五、教学措施

多样化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例如,在讲解《家乡的老房子》时,播放家乡老房子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建筑的魅力。

2.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绘画、手工制作等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技能。如示范邮票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清晰了解设计要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绘画创作、设计项目等。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个性化指导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具体的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引导他们进一步提升。

拓展教学资源

1.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丰富的美术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例如,在欣赏外国艺术作品时,通过网络找到相关艺术家的介绍和作品解读视频。

2.组织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校外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氛围,增强对美术的感性认识。

评价激励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不仅关注作品的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重重复复》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重复的现象,感受重复的美感。

-让学生学会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培养节奏感和秩序感。

2.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