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docx
文件大小:39.99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7.03千字
文档摘要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找次品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能够自主进行简单的数学探究活动。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部分学生在计算能力、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加强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

5.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根据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2.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视图的转换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难点:根据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拼搭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视图的转换关系。

4.教学课时:2课时

5.教学进度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例1、例2)

-教学过程:通过呈现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辨认看到的形状,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视图的关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摆立体图形(例3)

-教学过程:给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视图的转换关系。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2.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使学生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4.教学课时:7课时

5.教学进度

-第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