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画杨桃的教学设计两个课时.docx
文件大小:40.44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4.19千字
文档摘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亩、播等13个生字,会写图、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审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体会作者及父亲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品质。

2.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明白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体会作者及父亲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难点

1.理解父亲说的话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5分钟)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这是一个普通的盒子,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然后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回答长方形、正方形等)

2.老师慢慢地转动盒子,让不同的面朝向学生,再次提问:现在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再次回答,会发现形状发生了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盒子,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杨桃》,就和观察角度有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亩、播、浇、吩、咐、亭、慕、矮、榨油、茅亭、爱慕、吩咐。

-指名认读,正音。

-开火车读、小组读,巩固读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亩: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土地面积单位亩。

-吩咐:结合上下文,让学生找出文中父亲吩咐我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会用到吩咐这个词,从而理解其意思。

-爱慕: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爱慕的人或事物,再结合课文中爱慕之心,理解爱慕就是喜爱倾慕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关键人物和事件,简洁明了地概括。

-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嘲笑我,老师通过让同学们亲自观察杨桃,明白了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想当然的道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写父亲叮嘱我画画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父亲叮嘱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引导学生理解想当然的意思,并用想当然造句,加深理解。

-指导朗读父亲的话,读出严肃、认真的语气。

2.学习第3-11自然段。

-自由朗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后有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后,出示我画的杨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

-找出描写同学们反应的句子: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嘲笑、不屑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我和同学们的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

3.学习第12-18自然段。

-默读,思考:老师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后,找出老师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理解审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