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0日月潭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日月潭》为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图片展示、朗读体会、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日月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语言表达素养:通过朗读和讨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文化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4.美感体验能力:通过欣赏日月潭的美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日月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②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写“潭、碧、峰”等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③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对日月潭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③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迁移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
课程平台:语文教学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日月潭风光图片、相关视频资料、课文朗读音频。
教学手段:图片展示、朗读指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日月潭的风景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日月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日月潭为什么被称为“日月潭”?它有什么传说故事?
4.学生分享: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日月潭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用时:5分钟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和逻辑。
-用时:3分钟
4.学习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用时:5分钟
5.感受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用时:5分钟
6.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词语接龙: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2.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堂小测验:通过提问和填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日月潭为什么被称为“日月潭”?
2.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3.提问:你们对日月潭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日月潭的哪些地方?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日月潭的景色美吗?为什么?
2.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日月潭美景的感受。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日月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日月潭的美丽?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日月潭的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背诵、生字词抄写等。
3.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日月潭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介绍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是中国四大名湖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日月潭的自然景观:收集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如日月潭的日出、夕阳、湖光山色等。
-日月潭的传说故事:介绍关于日月潭的传说,如大禹治水、文武庙的来历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台湾省的自然和文化:介绍台湾省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著名的历史遗迹,如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2.拓展建议: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日月潭相关的书籍,如《日月潭的故事》、《台湾地理》等,以深入了解日月潭的历史和文化。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