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二年级上册新授课第4课让人人都得到一份爱——制作电子贺卡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制作电子贺卡。这节课是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中的第4课。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巩固对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如鼠标的使用、图片的插入等。同时,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色的电子贺卡,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有所涉及,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设计电子贺卡的过程,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强化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增强学生的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遵守网络规则,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电子贺卡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模板、插入图片、添加文字和装饰等。
②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如文字编辑、图片插入、颜色调整等,以实现贺卡的美化。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运用设计原则,如色彩搭配、布局合理等,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电子贺卡。
②学会灵活运用软件工具,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图片大小调整、文字排版等。
③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电子贺卡。
④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贺卡制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OfficeExcel)、鼠标、键盘。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料和学生作品展示。
-信息化资源:电子贺卡制作模板库、相关教学视频、在线教程。
-教学手段:PPT演示、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电子贺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子贺卡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如鼠标的使用、图片的插入等,为制作电子贺卡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电子贺卡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选择模板、插入图片、添加文字和装饰等。
-举例说明:以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贺卡,包括色彩搭配、布局合理等方面的技巧。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电子贺卡,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开始动手制作电子贺卡。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贺卡制作。
4.交流展示(约15分钟)
-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电子贺卡,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电子贺卡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强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或朋友制作一份电子贺卡,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要求学生提交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意。
2.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遵守网络规则,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电子贺卡设计软件介绍:除了本节课使用的电子表格软件,还可以介绍其他专业的电子贺卡设计软件,如AdobePhotoshop、Canva等,这些软件提供了更多设计元素和功能,可以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学习电子贺卡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收集一些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贺卡的案例,如节日庆典、学校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电子贺卡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史:简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拓展建议:
-设计主题贺卡:鼓励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设计贺卡,如环保、友谊、亲情等,通过主题设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能力。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