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百分数的应用,包括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境求出百分数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百分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与之前学习的分数、小数等知识相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二)》章节。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增强学生数据分析意识,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合理判断。
4.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够根据具体情境求出百分数。
2.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比例计算和数据分析。
难点: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抽象意义。
2.正确处理百分数中的数据运算,避免计算错误。
解决办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实际意义,如折扣、增长率等。
2.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将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解决难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熟悉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减少计算错误。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计算器、白板。
2.课程平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百分数相关教学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价格标签、优惠券等)、情境图、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场景,如商品折扣、天气预报中的降雨概率等,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回顾如何将分数转换为百分数,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百分数计算。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折扣、比例分配、概率问题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计算商品原价和折扣后的价格,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互动探究: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计算折扣、求百分比、分析数据等。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对于解题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百分数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以及收集生活中百分数应用的实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导入
-展示商品折扣图,提问学生如何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新课呈现
-讲解如何计算商品折扣,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原价和折扣率转换为百分数。
-介绍百分数在概率问题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中的降雨概率。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
3.巩固练习
-分发练习题,题目包括计算折扣、求百分比、分析数据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4.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百分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实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知识点梳理
1.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用符号“%”表示。例如,50%表示一半,即50/100。
2.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数可以看作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子是百分数所表示的数值,分母是100。
3.百分数的转换:
-分数转换为百分数:将分数的分子乘以100,然后加上百分号“%”。
-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将百分数去掉百分号,然后分子保持不变,分母变为100。
4.百分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