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0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
目
目录
01解题技巧·明
02衔接课本·归
03易错陷阱·析
误区一:下定义与作诠释
误区二:印资料的作用辨析
04举一反三·训
05易错通关·练
说明方法分析题的常见题型
1.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文章引用……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分析画线句部分的作用。
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
举例子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 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 一类(种)……一类(种)……(要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作比较 也、而、相对于、较……
下定义 是科学完整的判断句
打比方 像、仿佛……
引资料 标记是引号
1.(八上《中国石拱桥》)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3)引用。如引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鸶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5)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2.(八下《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举例子,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作比较,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3)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举例子,列数字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引用说明,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误区1:下定义与作诠释易混淆
1.从特点上看,下定义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2.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3.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4.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完整,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正确)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错误)
误区2:引用说明方法的辨析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5.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新冠长期症状怎么缓解
①部分新冠感染患者在核酸转阴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可能存在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肌肉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嗅觉、味觉缺失等,被称为新冠长期症状。如何缓解这些症状,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