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期中押题卷(一)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二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雨燕每年定期迁徙。志愿者为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通过记录飞行沿线光照强度的变化,推测日出日落时间,估算雨燕途经地的地理位置,探寻其迁徙路线。图为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单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使用“光敏定位仪”估算雨燕途经地的位置,其误差较小的地点是(???)
A.北京 B.准噶尔盆地 C.刚果盆地 D.南非高原
2.北京雨燕(???)
A.一直向西南方迁徙 B.途经两大洲两大洋
C.飞越多处荒漠地区 D.最终到达热带雨林
3.北京雨燕迁徙征途绕道里海附近,而不是北京—南亚—非洲路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大气环流 B.光照和温度
C.植被和人类干扰 D.降水和河湖
“源网荷储”是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的组合用语。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的胜利油田是产能和用能大户,配合园区内建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实时跟踪电力市场价格,结合外购电、煤电和绿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下图为胜利油田“源网荷储”系统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胜利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等新能源的优势有(???)
①滩涂面积广阔,地价低廉 ②气候干旱,太阳辐射量大 ③沿海地区,台风影响大
④电量自需大,便于就地消纳 ⑤拥有自备电网和技术人才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胜利油田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为了(???)
A.提供量足、清洁、价廉的能源保障 B.扩大发电规模,增加油田收入来源
C.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发电系统 D.解决工业生产耗能高、成本高问题
6.胜利油田将“源网荷储”系统接入公共电网最主要目的是(???)
A.实现削峰补枯,保障油田供电稳定 B.输出多余电能,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C.便于购入电能,满足园区生活需求 D.实时调配电能,降低油田用电成本
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完成下面7-9小题。
7.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 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 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
8.苦水河极端产沙事件取决于(???)
A.径流量 B.降雨强度 C.降水时长 D.流域面积
9.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 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 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
国务院于2008年3月确定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共12个: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示意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与图示①时期相比,资源型城市⑤时期(???)
A.产业结构多元化 B.就业岗位较少
C.生产技术较落后 D.环境破坏更严重
1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2.21世纪初期,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C.第一产比重偏高 D.第三产业比重偏高
如图示意长株潭都市圈范围。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千米。长沙以文旅、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株洲以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工业为特色,湘潭则迈向先进制造业高地,重点发展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
①长株潭城市间距离近,居民生活习俗相近
②长株潭产业结构不同,互补性强
③长株潭以湘江为纽带,物流、资金流频繁交换
④长株潭都市圈位于同一平原,城市建设成本低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4.为了促进长株潭的同城化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应优先(???)
A.延长高速铁路的通车里程 B.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化”
C.发展短途快捷的航空运输 D.实施高速公路的拓宽工程
深圳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市产业经历传统农业→加工制造业→高技术工业→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下图为深圳市三次产业转型对应就业人口变化图。完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