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难点04 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 2025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西北四省专用)(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85 M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1.57万字
文档摘要

难点04圆周运动、万有引力-2025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西北四省专用)(陕西、山西、宁夏、青海)重难点04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考点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变速圆周运动中的杆模型(2024·全国甲卷·4、2022·全国乙卷·3)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2024·全国甲卷,3)

对比问题(2022·全国乙卷,1)

估算问题(2024·新课标卷,3)

同步卫星问题(2023·新课标卷,4

(1)考点预测:圆周运动的运动特点、受力特点,变速圆周运动中的绳模型与杆模型。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及有中心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定律的应用,变轨问题,宇宙速度以及双星、多星问题。

(2)考法预测:匀速圆周运动常与电学进行综合。要求能根据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万有引力、天体运动要求体会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是不断深入的。要求关注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

【情境解读】

【高分技巧】

一、匀速圆周运动

1.三种传动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皮带传动

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

齿轮传动

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

同轴转动

两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转动时,两轮转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2.向心力的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3.向心力的确定

(1)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二、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

两种常见的模型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情景图示

弹力特征

弹力可能向下,也可能等于零

弹力可能向下,可能向上,也可能等于零

受力示意图

力学方程

mg+FT=meq\f(v2,r)

mg±FN=meq\f(v2,r)

临界特征

FT=0,即mg=meq\f(v2,r),得v=eq\r(gr)

v=0,即F向=0,此时FN=mg

模型关键

(1)“绳”只能对小球施加向下的力

(2)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至少为eq\r(gr)

(1)“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

(2)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最小可以为0

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球心间的距离。

2.宇宙速度

(1)v发=7.9km/s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km/s<v发<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km/s≤v发<16.7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4)v发≥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3.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向,如图所示。

(1)在赤道上:Geq\f(Mm,R2)=mg1+mω2R。

(2)在两极上:Geq\f(Mm,R2)=mg2。

4.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建议用时:40分钟)

【考向一:圆周运动】

1.(2024·宁夏银川一中·三模)如图所示,O为半球形容器的球心,半球形容器绕通过O的竖直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放在容器内的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和b相对容器静止,b与容器壁间恰好没有摩擦力。已知a和O、b和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a和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比为

B.小物块a和b对容器壁的压力之比为

C.小物块a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力

D.容器壁对小物块a的摩擦力方向沿器壁切线向下

2.(2024·青海省西宁市·二模)图甲中的辘轳是古代民间提水设施,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桶等部分构成,图乙为提水设施工作原理简化图,辘轳绕绳轮轴半径r=0.1m,水桶的质量M=0.5kg,井足够深,忽略井绳质量和因绳子缠绕导致轮轴的半径变化。某次从井中汲取m=2kg的水,轮轴由静止开始绕中心轴转动从而竖直向上提水桶,其角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10s末水桶的速度大小为20m/s B.水桶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v=2t

C.0~10s内水桶上升的高度为20m D.0~10s内井绳拉力所做的功为255J

3.(2024·山西省阳泉市·三模)如图,圆形水平餐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