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期中押题卷(二)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二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支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广东与贵州旨在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在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方面,两省探索“大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合作模式,支持粤黔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在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的过程中,贵州的优势是(???)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B.市场需求庞大
C.交通运输便利 D.劳动力廉价
2.贵州在与广东的经济合作中,最值得借鉴的经验是(???)
A.高效的港口转运模式 B.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
C.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D.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3.粤黔经济合作的意义不包括(???)
①推进贵州产业结构调整②提升贵州环境质量③缓解广东人口老龄化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D2.B3.C
【解析】1.在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的过程中,贵州作为西部地区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廉价,D正确;与广东相比,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主导产业,市场需求也更小,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ABC错误。故选D。
2.两省探索“大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合作模式,凭借广东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因此最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B正确;贵州不临海,无优良港口,A错误;贵州在与广东的经济合作主要是第二产业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不是最值得借鉴的经验,CD错误。故选B。
3.粤黔经济合作有利于贵州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①④不符题意;粤黔经济合作会极大的促进贵州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对贵州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②符合题意;粤黔经济合作并不能缓解广东人口老龄化,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流域内盐碱地分布广泛,其上、中、下游均有盐渍区域分布,中游盐渍区为断裂沉降盆地,沉积了深厚的富含水溶性盐类的湖积物地层,其上发育土壤。当地遵循“分类施策、用养结合”的原则,采取排水灌溉、种植耐盐植物等措施来改良土壤结构。下图示意黄河流域盐碱地分布。完成下面4-6小题。
4.黄河流域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
①黄河沿岸阶地及山前坡地???? ②平原低洼地带及滨海平原
③黄河上游灌区及湖沼边缘???? ④黄河源头的高山高原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黄河中游盐渍区盐碱化最严重的土层可能是(???)
A.上下一致 B.土壤表层 C.土壤中部 D.土壤底层
6.在重度盐碱地种植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A.植物蒸腾,增加降水 B.增加下渗,促进排盐
C.枯叶还田,提高肥力 D.抑制蒸发,吸收盐分
【答案】4.C5.D6.D
【解析】4.据图例可知,盐碱地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灌区及低洼的湖沼边缘地区,中游汾河谷地沿岸地区及下游平原低洼地带、滨海平原,②③正确;黄河沿岸阶地及山前坡地、黄河源头的高山高原地区没有盐碱地的分布,①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据材料“中游盐渍区沉积了深厚的富含水溶性盐类的湖积物地层,其上发育土壤。”可知,盐碱区盐渍化最严重的土层最可能是更靠近湖积物的土壤底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种植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可以增加盐碱地植被覆盖率,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同时还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盐分,D正确;种植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可以增加下渗,但不能促进排盐,可以增加植物蒸腾,但对降水影响小,AB错误;枯叶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不是种植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的主要作用,C错误。故选D。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1960年因煤炭产业立市。2000年以后,区域发展不断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典范。下图示意淮北市1985-2018年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淮北市1985-2018年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顺序依次是(???)
A.a、b、c B.c、a、b C.a、c、b D.b、a、c
8.有关淮北市三个阶段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a阶段资源依赖,产业结构单一,主城区发展缓慢,形成“城·矿·乡”三元结构
B.b阶段煤炭产业延伸,产业结构多样化,主城区发展快,形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