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黑吉辽专用)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
—重点提纲·难点挈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中第1~10小题选自第一章,第11~20小题选自第二章,第21~30小题选自第三章)
乌江上游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核心部位,经济及农业发展较为落后。下图为贵州乌江上游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图甲)及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图乙)。(洛伦兹曲线可表征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绘制方法为依照人口密度从小到大排序,分别计算人口和面积累计百分比,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作为y轴,以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为x轴)。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洛伦兹曲线说明该地区(???)
A.高人口密度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不均衡
C.面积与人口数量匹配均衡 D.人口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800~1400m的区域,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地形相对平坦 B.热量充足 C.水源充足 D.土壤厚度大
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下图)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年降水量400m加等值线,主要受制于当地的(???)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水源
4.有助于突破图示人口密度突变线的措施包括(???)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将西部的荒地大规模开垦为农田
③加强西部与外界的联系 ④加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6.“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7.“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表示人粮关系,以数值0.875、1为界分为粮食盈余、人粮平衡、人口超载三种类型。其中,粮食盈余类型又以0.5、0.75为界分为富富有余、富裕、盈余三个级别,人口超载类型也以1.125、1.25、1.5为界分为临界超载、超载、过载、严重超载四个级别。下图示意河南省耕地面积、总人口和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8-10小题。
8.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A.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 B.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
C.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 D.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
9.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
A.耕地面积锐减 B.气象灾害 C.粮食价格上涨 D.劳动力短缺
10.2028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类型最可能是(???)
A.严重超载 B.人粮平衡 C.临界超载 D.粮食盈余
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工作日16:00-18: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减少,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商业区向工业区聚集 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办公区向住宅区聚集 D.从住宅区向商业区聚集
1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休息日较工作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长 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晚
C.早出早睡特征明显 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小
下图是“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镇化阶段是(???)
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无法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