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好题汇编】备战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黑吉辽专用)(原卷版)_1.docx
文件大小:244.1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6.2千字
文档摘要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黑吉辽专用)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

—重点提纲·难点挈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水田农业所在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红壤发育,但平原地区发育水稻土;旱地农业区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土壤以黄土和黑土为主;草原牧业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下图为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主要(???)

A.是根据降水、蒸发因素划分的 B.是根据气候、地形、土壤因素划分的

C.是根据气候、地形、农业因素划分的 D.是根据气候、农业因素划分的

3.图中不同干湿区域(???)

A.划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其内部的特定性质差异较大

C.是为了特定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 D.之间存在明确的边界

立足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青海省综合区域地理特征将全省分为河湟谷地、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地区、三江源地区和祁连山脉地区5个区域。图示意青海省的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列4-5小题。

4.图中青海省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条件 B.行政区划 C.生态功能 D.文化属性

5.下列区域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祁连山脉地区植被种类丰富,建立国家公园 B.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大力发展畜牧业

C.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打造城市带 D.河湟谷地平坦开阔,建设商品粮基地

台湾南部(如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山区植被丰茂。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图中分界线是(???)

A.农业区分界线 B.气候类型分界线 C.地形分界线 D.干湿地区分界线

7.对台湾南部冬季干燥程度起加剧作用的是(???)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8.台湾的下列地区中,推测有大面积季雨林分布的是(???)

A.西部平原的沿海区 B.北部山地的低海拔区

C.中部山地的高海拔区 D.南部山地的低海拔区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滴灌种植棉花。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这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A.积雪融水淋溶较强 B.土壤温度回升较慢

C.棉花根系吸水较多 D.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1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云南元江山高谷深,是十分典型的干热河谷,其形成与局地气流运动有密切关系。当暖湿气流越过山顶后,在山坡做下沉运动,使河谷水热状况呈现出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如图所示)。其谷底干热的气候环境往往成为冬春季节诱发森林火灾的因子之一,对植被破坏极大,且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种植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强度大,该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图中V处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河谷荒漠 B.亚热带硬叶林 C.针叶林 D.亚热带阔叶林

13.当地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人为诱发火灾,破坏植被 B.气候干热,植被稀少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退化 D.毁林开荒,过度开垦

14.当地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为(???)

①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业?? ②调整牲畜结构,增加山羊等畜种比重

③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就山势改为梯田? ?④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安徽省淮北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2013年后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近年来,淮北市不唯煤、延伸煤、超越煤,加快转型发展,到2022年淮北市基本实现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的华丽转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图示意淮北市位置。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早期淮北市兴起于煤炭,其发展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水运发达

C.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大 D.产业基础雄厚

16.淮北市实现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的华丽转向,推测其生态环境修复的可能措施有(???)

A.大量迁出煤炭产业以减轻环境污染 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大量建设环境保护区,限制生产用地 D.所有采煤塌陷区注水成湖,矿渣堆土成山,发展旅游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