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黑吉辽专用)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
—易混易错·全盘掌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中第1~12小题选自第一章,第13~27小题选自第二章,第28~44小题选自第三章)
目前,全球6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3.199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要比中西部快,其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东部低 B.东部地区的出生率比西部高
C.大量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结果 D.中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
【答案】1.B2.C3.C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图示纬度间隔为10°。则读图可知,20°N~30°N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为23.2%,大于其他三个选项所示纬度范围的人口比重,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根据所学可知,40°S~50°S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C正确;40°S~50°S的陆地集中在南美洲南段的狭长地带,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陆西岸为迎风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为温和,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但东西距离短,干旱区面积小,ABD错误。所以选C。
3.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东部高,A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出生率比西部低,B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从内地迁往沿海城市,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C正确;我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东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D错误。所以选C。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5.“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4.B5.A6.C
【解析】4.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导致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B正确;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A错误;“城归”返乡创业不一定从事第一产业,故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生活成本都过高或环境污染严重,故生活成本和环境污染也不是“城归”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5.“城归”人员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A正确;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数量的大幅度提高、性别结构的均衡化,这些不属于本题材料中提出的人口红利升级,BCD错误。故选A。
6.“城归”现象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与家人团聚。”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正确;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属于经济、环境效益,A错误;完善基础设施不是最先带来的,是乡村发展起来后当地可能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B错误;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C。
在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乡村人口急剧流失,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业型专业村、工业型专业村、服务业型及其他专业村的劳动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