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下期高二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DNA连接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B.将限制酶切开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C.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
D.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2.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Ⅰ(-G↓AATTC-)和Sau3AⅠ(-↓GATC-)。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I切割目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3.下列关于cDNA文库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cDNA文库包含了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B.需从特定组织或细胞中提取DNA或RNA
C.利用mRNA的反转录合成互补DNA片段
D.合成的互补DNA片段需要连接在载体上
4.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获得目的基因时,有四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
B.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后获得的黏性末端相同
D.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出目的基因已经表达的细胞
5.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技术原理是DNA双链转录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扩增中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
6.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对DNA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
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释放出DNA等核物质
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
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黏稠物不再增多
D.要用冷酒精沉淀DNA,甚至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
7.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8.下图是利用三倍体香蕉的茎尖培养脱毒香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过程中发生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①阶段需要生长素而③阶段仅需要细胞分裂素
C.①阶段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分化速度快
D.X阶段的细胞高度液泡化,排列疏松而无规则
9.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A.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增殖
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
D.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10.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11.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B.过程②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C.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的染色体组一定为AABB
D.该技术流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1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保证培养的动物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需加入一定的维生素
B.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恒温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培养液中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D.细胞体外培养的适宜温度一般与动物的体温接近
13.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