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物质的净化过程。
2.实践创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水处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水的净化》之前,已经对水的性质、化学变化和简单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接触过水的基本净化方法,如过滤、沉淀等,但对于水的净化原理和具体净化过程的知识储备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学科普遍保持较高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注重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水的净化》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净化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以及对实际应用场景的迁移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感到困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缺乏预见和应对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验室设备(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水龙头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课件、实验视频等。
-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水净化相关视频、图片、科普文章等。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新内容《水的净化》。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水污染的问题呢?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2.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水污染实例。
3.老师总结:水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净化被污染的水,使其达到可用的标准。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说: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的净化过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找出水的净化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2.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水的净化步骤。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步骤。
三、探究实验
1.老师说: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课本上所学的净化步骤。请同学们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烧杯、一些泥沙、一些活性炭、一个漏斗、一些滤纸等实验材料。
2.学生分组,准备实验材料。
3.老师演示实验步骤:
a.将含有泥沙的水倒入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沉淀现象。
b.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沉淀后的水,观察过滤效果。
c.在过滤后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振荡混合,观察活性炭对水的影响。
d.将混合后的水再次过滤,观察过滤效果。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沉淀、过滤、吸附等步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净化水质。
四、讨论与交流
1.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水的净化过程。那么,这些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学生分享水的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来水处理、工业用水净化等。
3.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4.学生讨论并分享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排放等。
五、总结与拓展
1.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净化过程,了解了水的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老师说:同学们,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你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生表示同意,并表示会积极行动起来。
六、布置作业
1.老师说: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和保护水资源的政策法规。
2.学生接受作业要求。
七、课堂小结
1.老师说: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净化过程,了解了水的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你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2.学生表示认同,课堂结束。
六、知识点梳理
1.水的净化概述
-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水净化的意义和目的
-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沉淀法
-沉淀的原理:利用重力使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
-沉淀操作:静置、沉淀池等
-沉淀效果:去除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3.过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