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4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67千字
文档摘要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通过介绍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结合九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过程。

2.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3.增强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分析案例,理解科技与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成果,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古代科技发展的具体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②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②学生能够通过历史材料,分析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③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在不同文明间的传播与交流。

2.教学难点,①如何将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化,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

②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冲突时;

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价值,包括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生动讲述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成就,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科技与思想文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2.教学软件应用:利用互动教学软件,开展课堂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3.历史地图展示: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地理分布和传播路径。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相关视频,如《故宫》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古代文明的遗迹?它们代表了什么?

2.提出问题:

-思考: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是如何传播和发展的?它们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

3.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

-讲解:介绍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展示:使用PPT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讲解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时间:5分钟

2.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讲解: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例,介绍他们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时间:10分钟

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讲解:分析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在不同文明间的传播途径,如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

-实验:利用地图展示古代文明传播的路径,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时间:5分钟

4.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讲解:分析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如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等。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启示应用到现代社会生活中。

-时间: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

-提供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如“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课堂提问:

-针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例如:“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例如:对于古代科技传播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播途径的选择与影响。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价值和影响。

-时间:2分钟

2.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时间:3分钟

**备注**:以上教学过程设计为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