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_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隋唐盛世与五代十国的社会变迁,提高历史解读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了解唐朝的法律制度,让学生认识到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如科举制的创立、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理解唐朝的疆域范围和民族关系,如唐与突厥、吐蕃的关系。
-掌握唐朝文化艺术的成就,如唐诗、书法、绘画等。
2.教学难点:
-隋唐时期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关系变化,需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社会阶层流动和士族衰落的过程。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分裂的原因和影响,包括地方割据、民族矛盾等,需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唐朝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唐律疏议》的制定背景和内容,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学生对唐朝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李世民、武则天等,需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行为,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隋唐时期的历史框架,理解核心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隋唐盛世与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现象、文化成就等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隋唐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成就,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料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3.实物教学:如条件允许,可展示与隋唐相关的文物或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隋唐盛世,探索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隋唐时期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
(学生)……(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教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到隋唐时期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隋唐盛世的原因、特点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1.隋唐盛世的社会背景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隋唐盛世的社会背景。隋朝的统一和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基础。
(学生)……(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唐朝则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为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隋唐盛世的经济繁荣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隋唐盛世的经济繁荣。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学生)……(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农业方面,唐朝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陶瓷、丝绸、纺织等行业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商业方面,长安、洛阳等城市成为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
3.隋唐盛世的科技文化
(教师)隋唐盛世不仅经济繁荣,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
(学生)……(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李白、杜甫等诗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书法方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影响深远。绘画方面,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隋唐盛世的民族关系
(教师)隋唐时期,我国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日益密切。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生)……(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如唐与突厥的和亲政策,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共处。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隋唐盛世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盛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很好,同学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现在,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角色扮演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请同学们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