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甘肃省临泽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为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关系。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图解读技能。通过学习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间的地理联系,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视野。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俄罗斯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②俄罗斯的主要经济部门、工业分布及特点;
③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联系和合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俄罗斯广阔的国土面积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分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相对薄弱的原因;
③探讨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俄罗斯地图、气候分布图、工业分布图等。
3.实验器材:无实验操作,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地图、黑板等教学工具,营造互动式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俄罗斯壮丽的自然风光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幅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国家吗?你们对俄罗斯有什么印象?”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如亚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为学习俄罗斯地理奠定基础。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①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等;
②俄罗斯的主要经济部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
③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联系和合作。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我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俄罗斯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互补性。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正确完成练习。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俄罗斯地理知识,关注国家间的地理联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俄罗斯地理特点的短文。
教学过程具体安排如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俄罗斯风光图片,提问学生。
2.引导学生回顾旧知。
二、新课呈现(25分钟)
1.讲解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2.讲解俄罗斯的主要经济部门。
3.讲解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联系和合作。
4.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互动探究。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课后探索。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2.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俄罗斯地理特点的短文。
知识点梳理
1.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气候:俄罗斯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冰洋沿岸属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俄罗斯拥有众多河流,其中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2.俄罗斯的主要经济部门
-重工业: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包括钢铁、机械、能源等。
-轻工业:俄罗斯轻工业相对薄弱,但近年来有所发展。
-农业:俄罗斯农业以谷物、马铃薯、亚麻等为主。
3.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历史和文化名城。
-萨马拉: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城市。
4.俄罗斯与我国在地理上的联系和合作
-边界线:俄罗斯与我国接壤,拥有漫长的边界线。
-经济合作:俄罗斯与我国在能源、贸易等领域有广泛合作。
-文化交流:俄罗斯与我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保持密切交流。
5.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俄罗斯联邦议会由联邦会议和联邦委员会组成。
6.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俄罗斯文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