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6.9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13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2.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3.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背景。

难点:1.东北三省地形复杂,学生难以直观理解;2.东北三省气候类型多样,学生难以区分记忆。

解决办法:1.利用地图和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3.结合历史故事和图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东北三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

2.地图教学:运用地图软件,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3.互动游戏:设计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东北地区的风光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东北的自然美景。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份吗?它们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5分钟)

-利用地图展示东北三省的位置,讲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通过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平原、山地、丘陵等。

2.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10分钟)

-讲解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分析气候对东北三省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影响。

3.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背景(10分钟)

-介绍东北三省的历史沿革,如清朝、民国时期等。

-分析东北三省的文化特点,如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东北三省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事件?

2.学生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东北三省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东北三省在未来发展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历史文化。

2.拓展活动: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东北三省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时长共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地理知识。

-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历史沿革、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

-学生能够区分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对当地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影响。

2.思维能力提升: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中,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东北三省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3.学习兴趣激发: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游戏,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了学习地理的热情。

-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增强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课后收集资料、分享讨论等活动,提高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东北三省的发展潜力、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等。

5.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东北三省在我国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关注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在团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