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及历史文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工具分析东北三省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认知,提升国家地理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2.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1.理解东北三省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析东北三省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决办法:
1.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强化空间概念。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利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分析能力。
4.通过历史故事和文化遗产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教材《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及相关辅助资料。
2.辅助材料:收集东北三省地形图、气候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3.教学媒体: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关键信息。
4.实验器材:准备地图、地形模型等,辅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理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地理区域?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我国地理区域众多,各具特色。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二、新课讲授
1.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位置。
-学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老师点评并总结。
2.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特点。
-学生描述地形特点,老师点评并总结。
3.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气候图,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
-学生描述气候特点,老师点评并总结。
4.东北三省的自然资源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特点。
-学生描述自然资源特点,老师点评并总结。
5.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数据,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发展特点。
-学生描述经济发展特点,老师点评并总结。
6.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
-老师展示东北三省历史文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特点。
-学生描述历史文化特点,老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等。
2.学生代表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及历史文化。
2.学生复述重点内容,老师点评并补充。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东北三省的民俗风情,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1.东北三省地理位置
2.东北三省地形地貌
3.东北三省气候特点
4.东北三省自然资源
5.东北三省经济发展
6.东北三省历史文化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及历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国家地理空间观念。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东北三省的自然保护区: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保护区,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等,探讨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东北三省的传统手工艺:介绍东北三省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刺绣等,探讨这些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东北三省的民俗风情:介绍东北三省的民俗风情,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赛龙舟、丰收节的庆典活动等,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或通过网络资源了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