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8.3法治社会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文件大小:45.32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复习旧知:

1.法治政府的含义

2.法治政府的地位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4.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单元框架: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法治国家

第一框

第二框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第三框

目标

主体

基础

一体推进,共同建设

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观看视频:谈谈有何感受?

8.3法治社会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社会的内涵

01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综合探究一:情景剧《遛狗风波》

思考:1、狗主人的行为是否得当?有何依据?

2、结合情景剧,谈谈什么样的社会是法治社会?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综合探究一:情景剧《遛狗风波》

1、狗主人的行为是否得当?有何依据?

法律依据1:2021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养犬要办证,定期打疫苗,遛狗要拴犬绳,狗便要清理,不养禁养犬;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法律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法律依据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结合情景剧,谈谈什么样的社会是法治社会?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的含义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意识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

个领域依法运行。

法治实施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多种方式解决纠纷

实施效果

信法

守法

用法

前提

保证

目标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2.法治社会的地位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注意】

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3.法治社会的特征(具体表现)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法治意识——信法)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