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 3.1多变的天气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22.4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2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本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天气现象及其变化展开,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符号的识别、常见天气现象的特点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掌握天气符号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分析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科学认识。通过学习天气现象,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其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天气符号的识别与应用: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根据符号判断天气状况。

2.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分析: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天气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

难点:

1.天气符号的记忆与应用:由于天气符号种类繁多,学生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和应用。

2.天气现象成因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复杂天气现象的成因机制。

解决办法:

1.通过制作天气符号卡片、开展小组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识别天气符号。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结合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因。

3.设计实践性活动,如模拟天气预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天气符号卡片、天气现象图片、天气变化图表以及相关教学视频,以丰富教学形式。

3.实验器材:准备温度计、湿度计等简单气象仪器,用于演示天气现象的测量方法。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白板和标记笔,方便学生互动和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同的天气?你们知道这些天气是怎么形成的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天气’。”

2.讲授新知(20分钟)

-天气符号的识别与应用:

-展示天气符号卡片,讲解各符号代表的天气现象。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卡片,用符号描述天气,其他组猜测。

-教师总结,强调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分析: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如云的形成、雨的形成等。

-讲解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

-案例分析:

-分析我国某地区典型天气现象,如梅雨、台风等,讲解其成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当地常见天气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3.巩固练习(10分钟)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天气预报,根据天气符号和所学知识预报未来天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符号的识别、天气现象的成因分析等关键知识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天气现象。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成因。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天气预报网站:介绍全球主要气象服务机构的官方网站,如中国气象局、美国国家气象局等,提供实时天气预报、气象图、气候数据等资源。

-天气历史数据:链接到气象数据服务平台,提供过去一段时间内特定地点的天气历史记录,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数据。

-天气科普书籍: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气象科普书籍,如《天气的秘密》、《气象知识小百科》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气现象。

-地理信息系统(GIS)资源:介绍使用GIS软件进行天气数据分析的方法,如绘制气象图、分析气象数据分布等。

2.拓展建议:

-天气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录日常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信息,培养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气象小实验:设计简单的气象实验,如用干冰制作雾、用瓶子制作彩虹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

-气象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气象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知识水平。

-校园气象站建设: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气象站的建立和管理,进行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