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旭日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旭日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安全知识以及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在七年级学过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相联系,通过复习和巩固已有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九年级的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步骤。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普遍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化学现象。他们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弱。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偏好直观的实验操作,有的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化学实验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实验操作不熟练,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二是实验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三是实验安全意识不足,可能造成实验事故。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指导和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来帮助学生克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实验室设备: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滴管、量筒、pH试纸等。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化学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信息化资源:化学实验视频、在线实验指导手册、化学实验操作步骤图解。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食物腐败、金属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七年级学过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安全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案例,如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等,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操作要点和实验原理。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尝试进行实验操作。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内容可包括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等。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实验安全意识。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回顾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步骤,整理实验笔记。
-阅读相关化学实验教材,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6.课后拓展(约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化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7.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化学实验史介绍:介绍化学实验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实验的发现者和实验方法的发展,如波义耳的气体实验、拉瓦锡的燃烧实验等。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提供化学实验安全手册,详细说明常见化学试剂的毒性和处理方法,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化学实验视频资源:收集并推荐一些经典的化学实验视频,如铁与盐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