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比较阅读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文件大小:14.8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比较阅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的比较阅读,通过分析两篇作品在内容、结构、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散文和辞赋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本节课所选的两篇作品均为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两篇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评价;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和分析《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主旨、艺术特色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难点:深入挖掘两篇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两篇作品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减少课堂上的认知障碍。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3.结合时代背景,讲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4.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难点问题。

5.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6.在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的电子文档,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和音频资料,增强教学效果。

4.教室布置:提前划分好小组讨论区域,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篇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基本信息,如作者、作品背景等,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的比较阅读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介绍两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着,分析《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主旨,对比两篇作品在结构安排、情感表达、艺术手法上的不同。重点讲解两篇作品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以及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兰亭集序》或《归去来兮辞》中的一个片段,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同时,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比较阅读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要求有理有据,深入分析。同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相关文学作品:《世说新语》、《陶渊明集》等,这些作品与《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作者王羲之和陶渊明有关,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和风格。

-历史资料:关于东晋时期的历史背景资料,如《晋书》中关于王羲之和陶渊明的传记,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

-艺术作品:搜集与《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相关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碑帖,以及其他书法大家对这两篇作品的临摹和创作。

-学术论文:选择几篇关于《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学术论文,如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历史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王羲之和陶渊明的其他文学作品,如《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陶渊明的诗歌,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和风格特点。

-研究历史背景:建议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东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等,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美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深入学术研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学术界对这两篇作品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观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