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孔乙己说课稿(pdf)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8.9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47千字
文档摘要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说课稿(pdf)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孔乙己》作为鲁迅的代表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孔乙己》,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学会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

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分析《孔乙己》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和观点的兴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孔乙己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

2.分析鲁迅在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难点:

1.掌握鲁迅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手法,理解其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在理解孔乙己形象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解决办法:

1.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其悲剧命运。

2.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并通过对比阅读,增强对作品象征意义的感知。

3.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多层次理解。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教材《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资源共享和在线讨论。

3.信息化资源:鲁迅生平及作品的电子资料、相关视频资料、文学作品赏析的音频资料。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人物形象卡片)、板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鲁迅《呐喊》的音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鲁迅的文学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鲁迅的作品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他的代表作《孔乙己》,看看这个人物的故事会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阅读课文,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了解孔乙己的出场、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孔乙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其悲剧命运。

-分析鲁迅的文学风格:

-通过对比其他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

-讨论鲁迅在《孔乙己》中运用象征意义的例子,如孔乙己的破帽、补丁等。

-思考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教师讲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成因。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思考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3.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如:“孔乙己为什么会被嘲笑?”、“鲁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社会批判?”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并点评。

-课堂小测验:

-教师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孔乙己的形象、鲁迅的文学风格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孔乙己》,我们有哪些收获?我们应该如何传承鲁迅的精神?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等,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

-写一篇关于《孔乙己》的读后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如:“如果你是孔乙己,你会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鲁迅生平及创作背景:介绍鲁迅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他的文学创作历程,特别是他如何从一名医生转变为一位文学家,以及他选择文学作为武器的原因。

-《呐喊》与《彷徨》简介:简要介绍鲁迅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这两部作品集中体现了鲁迅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批判精神。

-相关历史文献:推荐阅读与《孔乙己》时代背景相关的历史文献,如《辛亥革命史》、《五四运动史》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当代评论与解读:收集一些当代学者对《孔乙己》的评论和解读,如对孔乙己形象的分析、鲁迅创作手法的探讨等,丰富学生对作品的认知。

2.拓展建议:

-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短篇小说,如《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