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8.6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32千字
文档摘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理解溶液酸碱性的概念,能够区分酸、碱和盐溶液的酸碱性。

②掌握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操作和读取结果。

③理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并能解释其原理。

④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

①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的微观机制,包括质子传递和颜色变化的关系。

②准确操作pH试纸,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读数误差。

③在实验中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变化,并能正确分析这些变化。

④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结合,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并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设计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3.利用多媒体展示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酸碱性质。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化学实验室的场景,增强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识。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酸碱现象为切入点,如食物的酸碱性、日常清洁用品等,提问学生对这些现象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酸碱性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酸碱概念,引导学生回忆酸碱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溶液酸碱性的概念,包括酸、碱和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判断,以及pH值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柠檬汁、肥皂水等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帮助学生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柠檬汁是酸的?肥皂水是碱性的?”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实验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套pH试纸和不同酸碱性的溶液。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pH试纸的颜色变化。

-教师指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

4.数据分析(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结果,学生计算并记录溶液的pH值,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并解释原因。

5.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约15分钟)

-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如石蕊试纸、酚酞等,讲解其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加深对酸碱性的理解。

6.小组讨论(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酸碱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关注酸碱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回顾重点知识,如pH值的范围、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等。

8.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查找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了解它们的酸碱性及其应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酸碱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酸碱性质在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如酸碱平衡与人体健康、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等。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滴定实验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与历史:介绍一些重要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历程,如石蕊、酚酞等,以及它们在化学史上的地位。

-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除了pH试纸外,介绍其他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如酸碱滴定、电导率测定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酸碱性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取一个与酸碱性质相关的主题,如酸雨对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