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单元拥抱青春6.1花季雨季第3框走出青春的烦恼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走出青春的烦恼”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会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烦恼。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
1.树立积极的生命观,认识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2.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学会调适青春期的困惑与烦恼。
3.增强法治意识,理解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作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变化,但对心理变化的认识较为有限。他们可能对青春期的烦恼有所体验,但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青春期话题普遍感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加强合作学习。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面对青春期烦恼时,可能存在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青春期生理变化感到困惑,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应对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青春期心理变化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青春期的变化,引发他们对青春期烦恼的思考。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知识,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
2.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烦恼的表现和原因。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并探讨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张关于如何应对青春期烦恼的海报。
2.教师指导: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肯定和改进建议。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春期烦恼是正常现象,要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自己青春期烦恼的感悟文章。
2.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力求真实、感人。
六、教学活动
1.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烦恼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青春期烦恼的场景,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应对青春期烦恼,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提供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专业知识和应对策略。
-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普及读物:介绍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
-青春期心理成长故事集:收集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视频:通过真实案例和专家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组织学生参加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讲座或观看相关教育视频,增强生理健康意识。
-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建议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沙龙、成长小组等,与他人交流经验。
-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青春期变化,与孩子共同阅读相关书籍,增进亲子沟通。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人文素养。
-建议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程或咨询,学习专业的心理调适技巧。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