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中体育身体素质练习加速跑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体育身体素质练习加速跑
2.教学年级和班级: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二(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三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加速跑练习,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素质。
2.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练习对健康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配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极限。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跑步技巧和运动生理学知识,对于跑步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之前的体育课上已经接触过一些速度和耐力的训练,对速度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二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普遍持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在涉及到身体挑战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时。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技能。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团队合作的需求,能够在集体练习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由于身体素质差异,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可能会感到挫败。此外,学生在练习加速跑时,可能会遇到技术动作不规范、节奏掌握不好等问题。此外,学生在心理上可能面临压力,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性的速度训练时,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教师需要关注这些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以便在讲解加速跑技术时参考。
2.辅助材料:准备与加速跑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3.实验器材:准备秒表、计时器等计时工具,以及标志物用于设置练习路线。
4.教室布置:设置专门的练习区域,包括起跑线、标志物和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加速冲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身体素质练习加速跑”。
-提问学生:“大家认为加速跑对于运动员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加速跑在体育竞赛中的作用,以及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讲授新知(20分钟)
-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加速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阶段、保持速度和冲刺阶段。
-通过图示和示范,展示正确的加速跑姿势和动作流程,强调身体重心前移、摆臂与脚步协调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加速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并分享讨论结果。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位同学进行起跑和加速跑的示范,其他同学观察并给予反馈。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纠正,确保动作规范。
-进行计时比赛,每组派代表进行加速跑比赛,记录成绩,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加速跑技术动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练习,大家觉得自己在加速跑方面有哪些进步?”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练习过程。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加速跑练习,记录自己的起跑和加速时间,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加速跑能力。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科学的训练计划制定,为下一节课的练习做好准备。
(注:以下为教学过程设计的详细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仅提供大纲,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视频播放: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加速冲刺画面。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加速跑的理解和看法。
2.讲授新知(20分钟)
-技术讲解:讲解加速跑的起跑姿势、加速阶段、保持速度和冲刺阶段。
-动作示范:展示正确的加速跑姿势和动作流程。
-分组讨论:讨论加速跑的关键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练习:每组一位同学示范,其他同学观察并反馈。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计时比赛:记录成绩,激发竞争。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内容:强调加速跑技术动作的重点。
-学生反思:询问学生的进步和感受。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进行加速跑练习,记录时间和思考提高方法。
-制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起跑姿势、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