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滕王阁序》PPT课件欢迎来到八年级上语文《滕王阁序》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王勃的这篇千古名篇,从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课文朗读、字词解释、句式特点、内容分析、写作特色、艺术手法到主题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赏析。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提升文学素养。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王勃的生平事迹及其《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意图。2掌握重点字词及句式特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含义及用法,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句式特点,特别是骈句的特点和作用。3理解课文内容及主题思想深入分析课文各段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4学习写作特色及艺术手法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和艺术手法,如运用典故、虚实结合等,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作者介绍:王勃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早慧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即指出其错谬之处。他的才华得到了当时许多名家的赞赏。仕途王勃曾任职朝廷,后因故被贬。虽然仕途坎坷,但他的文学创作却达到了高峰。《滕王阁序》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王勃生平简介1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2少年时期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九岁读《汉书》指出其错谬之处。3成年时期曾任职朝廷,后因故被贬。4676年王勃在赴交趾(今越南)探望父亲的途中,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6岁。
“初唐四杰”之首才华横溢王勃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初唐四杰”之首。革新文风他们反对当时宫廷诗歌的浮艳之风,提倡刚健充实的文风,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人物“初唐四杰”的其他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共同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王勃的文学成就诗歌王勃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他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散文王勃的散文创作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被誉为“唐代第一骈文”。影响王勃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
《滕王阁序》创作背景宴会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并在阁上设宴款待宾客。即兴王勃当时年仅20多岁,路过洪州,应邀参加了宴会。阎伯屿本意让自己的女婿写序,但女婿推辞,于是王勃即兴创作了《滕王阁序》。惊艳阎伯屿起初对王勃的年轻有些轻视,但当他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不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滕王阁简介地理位置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文化象征滕王阁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滕王阁的历史沿革1唐朝永徽四年(653年)建成,初为李元婴所建。2宋朝多次重建,成为重要的文化场所。3明朝屡毁屡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4现代多次修缮,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飞檐斗拱滕王阁的飞檐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彩绘雕刻阁内的彩绘和雕刻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雄伟壮观滕王阁整体建筑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滕王阁的文化意义历史见证滕王阁是历史的见证,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1文化载体它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精神。2精神象征它是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同学们,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初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再读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注意语气,体会文章的韵味。思考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发音准确注意课文中的多音字、易错字,确保发音准确。2语速适中根据课文内容调整语速,表达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3语气自然用自然流畅的语气朗读课文,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注意字音、字形字音字音潦水liáo簪笏zānhù舸舰gějiàn睇眄dìmiǎn邺水yè逸兴yì
划分节奏,读出韵味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重点字词解释(一)豫章古郡名,相当于现在的江西南昌。洪都现在的南昌,唐代时为洪州的首府。翼轸星宿名,指江西一带的地理位置。衡庐指衡山和庐山,江西一带的名山。
重点字词解释(二)襟衣襟,这里指环绕、环抱。带腰带,这里指约束、控制。控控制,扼守。引牵引,连接。
重点字词解释(三)物华天宝指物产丰富,自然景物优美。人杰地灵指人优秀,地方也因此出了名。徐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