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背景
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方法不当、对名著内容理解肤浅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名著阅读考查,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水平,特设计此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的考查范围和题型。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4.帮助学生积累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精彩语句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梳理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的常见考点。
-教授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如精读、略读、批注阅读等。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和情节。
2.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名著阅读中。
-帮助学生将阅读方法灵活运用到不同的名著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个性化解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中考名著阅读的考点、阅读方法等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3.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片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历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阅读部分的题目,让学生观察题型和考查内容。
2.提问学生是否阅读过这些名著,阅读的感受如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
(二)中考名著阅读考点分析(15分钟)
1.梳理常见考点
-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包括作者的朝代、国别、代表作等。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人物关系等。
-故事情节概括:概括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主题思想理解:理解名著所表达的主题、中心思想。
-精彩语句赏析:赏析名著中的优美语句、名言警句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2.结合具体中考真题,详细讲解每个考点的考查方式和答题要点
-例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全面分析;概括故事情节时,要注意语言简洁、准确,抓住关键情节。
(三)名著阅读方法指导(20分钟)
1.精读法
-选择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如《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精读。
-讲解精读的方法:圈点批注,标注出文中的重点字词、优美语句、写作手法等;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学生进行精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2.略读法
-介绍略读的目的:快速了解名著的大致内容、情节脉络和主要人物。
-以《简·爱》为例,指导学生略读的方法:浏览目录、前言、后记等,了解作品的基本框架;快速阅读正文,重点关注章节标题、关键语句和段落,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让学生进行略读实践,然后请学生简要概括《简·爱》的主要内容。
3.批注阅读法
-展示批注示例,如对语句的赏析批注、对人物行为的评价批注、对情节发展的预测批注等。
-让学生选择一段名著内容进行批注阅读,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如从语言特色、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
-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名著阅读实践(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部中考常考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制作情节思维导图。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填写人物形象分析表。
-摘抄作品中的精彩语句,并进行赏析。
-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教师巡视各小组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小组汇报与交流(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