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一模质■监测
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6小题,26分)
1.早期中华文明如天星斗,但有的逐渐暗淡,有的戛然而止,有的迁徙无常,唯有黄河中下游地区
渐趋成熟,日益壮大,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这能够说明
A、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出现国家B.原始农业产生并初步发展
C.地理环境变化影响文明的发展D.中原地区引领文明新格局
2.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可以见到同时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元素;而在
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中,也可以看到类似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器类和纹样。由此推断,当时
A,先民初具审美意识B.两地之间存在交流
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D.彩陶种类丰富多样
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北京人遗址是世界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
值的草期人类遗址,下列文物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Bh
A.出土的甲骨文B.人面鱼纹彩陶盆C.打制石器D.司母戊鼎
4.在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和化石,有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建始直立人,170多万年前的
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30万年前的和县人,十几万年前
的长阳智人,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遗址和化石
A.是研究中国人类起源的依据B.为新石器时代研究提供帮助
C.反映的都是旧石器时代生活D.都是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人类
5.“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
万亿片以上,“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系列有力举措和明确要求彰显端
稳饭碗的决心。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半坡居民
6.“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歇剧其傅。期年之后,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
A.秦灭六国的影响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商鞅变法的背景D.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7.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暗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奴目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其实的历史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D.传说的历史僚植规超考估发现
8.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他们提出的很多
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
人的生活……这体现了.
A.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B.百家争鸣是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
C.百家争鸣各学派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思想主张与这些发展
理念相近的战国思想家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