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我学会了这一主题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写作。
-帮助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
-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恰当修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回忆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学会的技能、本领等,拓宽写作思路。
-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材、构思,培养独立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他人长处,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个性。
-让学生在回顾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选取真实、典型且有意义的事例来表现我学会了的主题。
-掌握叙事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动作、心理、神态等,使文章富有画面感。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事例中的细节,将学习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突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避免文章内容千篇一律。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我学会了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展示一些学生学习技能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回忆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想法,互相学习,拓宽视野。同时,小组互评互改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自主探究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材、构思、写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主性。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学生骑自行车、做饭、画画等学习技能的精彩视频片段。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的视频中大家都在做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学会一项新的技能或本领呢?
3.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分享自己学会的事情,如学会了游泳、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骑自行车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出本次作文的主题--《我学会了》。
(二)思路拓展(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学会这项技能或本领的呢?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2.提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坚持,以及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3.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会了这项技能或本领,对你有什么影响呢?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思考学会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4.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关键词,如起因经过结果困难克服收获等,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明确要写清楚事情的哪些方面。
(三)选材指导(10分钟)
1.强调选材要围绕我学会了这一主题,选取真实、典型且有意义的事例。例如,如果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不能只简单描述骑车的过程,而要突出从不会到会的转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技能或本领,其学习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材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学习一项体育运动,重点可以放在练习的动作、克服的困难上;学习一种手工制作,重点可以放在制作的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上。
3.提醒学生注意事例的新颖性,避免千篇一律。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挖掘出独特的学习经历。例如,学会了给家人做一顿特别的早餐、学会了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工艺品等。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初步选定的写作素材,互相交流、评价,提出修改建议,进一步优化选材。
(四)写作指导(15分钟)
1.确定写作顺序
-引导学生回顾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告诉学生在写作时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晰。
-以我学会了洗衣服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事情发展顺序来组织文章。起因可以是看到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自己想要帮忙;经过详细描述洗衣服的过程,包括放多少洗衣液、怎样揉搓、如何漂洗等;结果是衣服洗干净了,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2.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让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动作,如学骑自行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