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动作描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9.9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3.28千字
文档摘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如分解动作、加入修饰词、运用修辞手法等。

-学会运用动作描写来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心理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赏析经典文本中的动作描写片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组织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动作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技巧进行生动的动作描写。

-体会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动作描写,避免平铺直叙,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富有个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

2.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和效果。

3.练习法:安排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动作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大家仔细看,然后告诉我视频里发生了什么。

播放一段简短的无声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人在追赶公交车,他一边跑一边挥舞着手臂。

2.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视频中的情景。

学生描述后,老师提问:你是通过哪些词语来描述这个人的动作的?引导学生关注动作描写。

3.总结:在刚才的描述中,我们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让整个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动作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精彩的动作描写。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动作描写的概念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

2.动作描写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其行为动作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性格豪爽的人走路可能大步流星,而性格内向的人可能走路小心翼翼。

-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动作可以引发一系列的事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一个人突然转身跑开,可能会引出后面的追赶、寻找等情节。

-反映人物心理: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现。当一个人紧张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搓手、跺脚;当一个人高兴时,可能会手舞足蹈。

3.动作描写的方法

-分解动作:将一个大的动作分解成几个连续的小动作,逐一描写,这样可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例如,描写他打开书包,可以分解为他走到书桌前,放下手中的书,伸手拉开书包拉链。

-加入修饰词: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来描写动作,能够增强动作的表现力。比如,他快速地跑向操场,快速地这个修饰词就突出了他跑步的速度。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动作,可以使动作更加形象、有趣。例如,他像一只敏捷的猎豹一样冲向终点,将他比作猎豹,生动地表现了他奔跑的速度之快。

(三)示例分析(20分钟)

1.展示经典文本片段

-片段一: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片段二:他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他一会儿紧皱眉头,一会儿低头自语,一会儿又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2.分析片段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片段一,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动作描写的。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

-分析这些动词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词,将雪地捕鸟的过程详细地展现出来,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提问:作者是如何分解动作的?

-总结:作者把捕鸟的动作分解成了扫雪、支筛、撒谷、系绳、牵绳、看鸟、拉绳等几个小动作,每个动作都描写得非常细致,使整个捕鸟过程栩栩如生。

3.分析片段二

-让学生阅读片段二,分析其中的动作描写。

-提问:这里运用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