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作文修改符号,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符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学会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作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修改策略。
-通过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语句通顺、表意清晰、用词准确、文采斐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方式,发现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掌握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通过对作文的修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立意的深化、内容的充实、结构的调整、语言的润色等。
-学会运用修改符号对作文进行规范修改。
2.教学难点
-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作文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
-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作文修改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作文修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修改作文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如何运用修改方法和符号进行修改,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修改心得,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4.练习法: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一篇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作文,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请几位学生谈谈读完这篇作文后的第一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篇作文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怎样才能让一篇作文更加出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修改作文。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介绍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强调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能使文章更加完善,提升质量。
-以一些著名作家反复修改作品的事例,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让学生明白修改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2.讲解作文修改的范围和内容
-立意:检查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深刻,是否符合题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立意更具新颖性和独特性,例如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深入挖掘素材等。
-内容:看内容是否具体、充实,有无空洞、虚假之处。事例是否典型、生动,能否有力地支撑观点。
-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开头、结尾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模式,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并让学生了解每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语言: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语病;用词是否准确、恰当,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强调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语来增强文采。
3.介绍常用的作文修改符号
-通过PPT展示常用的修改符号,如删除号、增添号、换位号、调遣号等,并详细讲解每种符号的形状、用法和作用。
-进行简单的示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符号。
(三)范文分析与示范修改(20分钟)
1.选取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作文作为范文(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尝试找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修改。
2.教师进行示范修改
-立意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立意,指出立意较为普通。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能否从新的角度立意,比如以小见大、逆向思维等。经过讨论,提出修改后的立意方向,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新意。
-内容方面:检查文中的事例,发现事例不够具体生动,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教师指导学生补充细节描写,使事例更加丰满。例如,在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细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结构方面:分析文章结构,发现层次不够清晰,段落之间衔接不自然。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调整段落顺序,添加过渡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语言方面:找出文中存在语病的句子,如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运用修改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