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材分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高中一年级体育教材中的内容。本章节主要教授学生篮球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能力。教学内容与实际运动实践紧密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运动精神。
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普遍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但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和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篮球运动,具备一定的传接球经验,但动作规范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在知识方面,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有一定了解,但对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具体技术细节的掌握程度较低。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各有差异,这直接影响到传接球技术的掌握。部分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出色,但也有一些学生缺乏团队意识,难以在实战中融入集体。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和比赛中的抗挫折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运动前后不做热身和放松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运动损伤或影响运动效果。
这些学情分析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集体练习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预防运动损伤,确保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篮球场地、篮球、计时器、秒表
-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篮球教学视频、动作分解图、篮球运动规则电子文档
-教学手段: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比赛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播放篮球比赛精彩瞬间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篮球比赛中哪些动作是最基本的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持球、传球等。
2.示范动作:教师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边示范边讲解。
3.学生观察:学生跟随教师动作,观察动作细节。
4.学生提问:学生就动作要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各小组,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讨论:各小组讨论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4.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关键要点?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观察和练习,回答问题。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比赛中遇到对手紧逼,如何快速传球?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法。
3.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经验。
六、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何通过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培养方法。
3.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经验。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
2.学生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掌握:学生在课后能够正确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持球、传球等基本技术。
2.动作规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的动作进行传接球,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3.团队协作:学生在分组练习中,学会了如何与队友配合,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比赛中更好地融入集体。
4.反应速度: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得到了提高,能够在比赛中快速做出判断和反应。
5.身体素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强了上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提高了身体素质。
6.比赛意识:学生在实战模拟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