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手臂练习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体育教材中,本章节为“韵律体操与舞蹈:手臂练习”。主要包括手臂的基本姿势、手臂动作的连贯性、手臂动作的节奏感等基本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手臂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韵律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动作规范,提升体育素养。
2.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掌握手臂的基本姿势,包括手臂的伸展、弯曲、摆动等动作。
②熟练运用手臂动作进行连贯的体操动作组合,强调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③通过手臂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在手臂动作中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动作不协调而导致的摔倒或受伤。
②学生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准确把握手臂动作的时机和力度,实现动作与音乐的同步。
③在集体练习中,学生能够与同伴协调配合,形成整齐划一的手臂动作队列。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韵律体操与舞蹈》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手臂练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示范动作和讲解动作要领。
3.实验器材:准备一面镜子,用于学生观察和纠正手臂动作的姿势。
4.教室布置:布置宽敞的练习场地,并在适当位置放置音乐播放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开场白:通过播放一段韵律体操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手臂动作的美感和重要性。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动作需要用到手臂,引发学生对手臂练习的兴趣。
3.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为“手臂练习”,明确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手臂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学生能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手臂动作的连贯练习。
2.教学内容:
-手臂的基本姿势(5分钟)
-讲解并示范手臂伸展、弯曲、摆动等基本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反复练习。
-手臂动作的连贯性(5分钟)
-教师演示手臂动作与步伐、跳跃等动作的结合。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组合练习。
-手臂动作的节奏感(5分钟)
-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并进行相应的手臂动作练习。
-教师强调手臂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同步。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练习: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练习。
-每组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动作进行练习,组长监督并纠正错误。
-用时:10分钟
2.交流讨论:
-各组组长分享本组的练习成果,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补充。
-教师对各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
-“如何正确地保持手臂伸展时的姿势?”
-“手臂动作的连贯性对韵律体操有什么影响?”
-“如何通过音乐节奏来提高手臂动作的节奏感?”
2.学生回答: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与学生互动: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示范手臂动作,并进行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示范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学生与学生互动:
-学生之间相互观察、评价和纠正手臂动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臂练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手臂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学生总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表达对手臂练习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韵律体操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韵律体操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情况。
-手臂动作的多样化:展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韵律体操中手臂动作的多样性,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
-专业运动员的手臂训练方法:介绍专业运动员在手臂训练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手臂动作的创意组合:提供一些创意手臂动作的组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创新。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资料,了解韵律体操的历史和发展,增强对这一项目的认识。
-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专业运动员的手臂训练视频,学习他们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手臂动作类型和训练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韵律体操比赛或表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