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二体育男女生铅球测验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二体育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铅球投掷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2.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能力。
4.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在高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较高,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体育基础和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铅球投掷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投掷经验,能够掌握基本的投掷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铅球投掷技术较为陌生,需要从基础动作学起。
知识方面,学生对于铅球投掷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细节掌握不足,如握球、站位、助跑节奏等关键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在能力培养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铅球投掷成绩的提高。
素质方面,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技精神等方面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能表现出胆怯、消极的情绪,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行为习惯上,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纪律性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等现象,这些行为习惯对铅球投掷技术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铅球器材、标准田径场地、秒表、测量工具(如卷尺)、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在线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铅球投掷技术的教学视频、相关的体育教学软件。
4.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解教学、游戏教学、竞赛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铅球比赛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铅球投掷产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铅球投掷的基本技巧吗?如何提高投掷成绩?”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投掷运动技能,如跳远、投掷垒球等,强调投掷运动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铅球投掷的技术要领,包括握球、站位、助跑、起跳、推球等环节,结合动作图解和示范视频进行讲解。
-举例说明:选取几个典型投掷动作,让学生分析并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引导他们理解正确动作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铅球投掷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铅球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技术。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铅球投掷技术。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铅球投掷技术的关键点,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
-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强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要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课后自行练习铅球投掷技术,拍摄投掷动作视频,上传至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供教师批改和指导。
-布置课后思考题:“如何提高铅球投掷成绩?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铅球投掷的起源和发展,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集体练习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田径运动发展史》: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铅球投掷在历史中的地位和演变。
-《铅球投掷技术分析》:详细解析铅球投掷技术的各个阶段,包括助跑、起跳、推球等,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投掷成绩。
-《体育科学在铅球投掷中的应用》:探讨体育科学在铅球投掷训练中的应用,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铅球投掷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如铅球比赛、体育俱乐部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评估,记录自己的投掷成绩,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鼓励学生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训练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实践项目:
-设计一个铅球投掷训练计划,包括每周的训练内容、强度和时间安排。
-组织一次铅球投掷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竞技体育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结合生物力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