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原地推铅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侧向原地推铅球”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推铅球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侧向原地推铅球的基本技术,为后续的铅球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体育竞技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精神。通过侧向原地推铅球的练习,学生将学习到运动技能的掌握、规则意识的遵守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课程还将促进学生体能的增强,培养他们的毅力、自信和责任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体育课程前,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等,但对铅球运动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铅球的基本动作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训练。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程抱有较高的兴趣,特别是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他们在体能上具备一定基础,但动作协调性和力量素质有待提高。学习风格方面,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善于观察模仿,有的则更偏向于自主思考和练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侧向原地推铅球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动作要领掌握困难,特别是推铅球时的用力顺序和协调性;二是力量素质不足,难以完成动作要求;三是安全意识不强,可能导致运动伤害。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保护措施。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中关于侧向原地推铅球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和技巧。
3.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铅球、投掷圈、标尺等器材,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练习区域、观摩区和安全警示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铅球运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有体育知识,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铅球运动吗?它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铅球运动的历史和基本规则。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侧向原地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侧向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持球、用力顺序、身体协调等。
-结合图片和视频,示范动作,强调关键动作细节。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侧向原地推铅球的练习。
-每组轮流进行,其他组学生观摩,教师点评。
-设置计时,鼓励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激发竞争意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侧向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关键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侧向原地推铅球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成绩。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知识点梳理
1.侧向原地推铅球的运动原理
-动作流程:站位、持球、预备姿势、用力推球、跟球
-运动力学原理: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和上体的力量进行铅球的投掷
-能量转换:将运动员的身体能量转化为铅球的动能
2.侧向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
-站位:两脚与肩同宽,侧向站立,身体重心稳定
-持球:铅球位于身体侧后方,紧贴肩胛骨
-预备姿势:降低身体重心,弯曲膝盖,做好用力准备
-用力推球:从脚跟发力,通过腿部、躯干和手臂的力量,将铅球推出
-跟球:手臂随铅球推出方向继续用力,直至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前伸
3.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巧
-身体协调性: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腿、腰、臂等部位的力量
-力量分配:合理分配上下肢力量,避免用力不均
-动作节奏:保持动作连贯,注意用力时机和节奏
4.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注意事项
-安全事项:防止运动损伤,注意铅球重量和投掷区域
-热身准备:充分热身,提高肌肉弹性,预防运动损伤
-正确姿势:遵循正确的动作要领,避免姿势不当导致动作变形
5.侧向原地推铅球的训练方法
-技术训练:分解动作练习,逐步提高动作质量
-力量训练: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提高投掷力量
-灵活性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有助于动作完成
6.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比赛规则
-铅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