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上手发球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中的内容,与学生之前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排球知识有着紧密的关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初中阶段所学到的排球基本动作与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相结合,提高发球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排球运动基础,包括排球的基本站位、传球、垫球等基本技术。他们对排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但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是初中阶段较少涉及的内容,因此对这一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学生普遍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与团队协作相关的运动项目。他们在体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仍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则更倾向于观察和模仿。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动作协调性不足,导致发球力量不稳定;二是发球时身体重心控制不当,影响发球方向和速度;三是缺乏比赛经验,难以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术。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通过分解动作、反复练习和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示范法: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结合慢动作回放,让学生直观学习。
3.分组练习法: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强化技术动作的实践应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视频、动画展示发球技术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教具:使用排球等实物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动作要领。
3.智能反馈设备:利用智能设备记录学生的发球数据,实时反馈,辅助学生改进技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大家平时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2.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项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排球,特别是正面上手发球技术。这项技术在排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奥秘。”
二、技术讲解与示范
1.教师详细讲解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要领,包括站位、击球点、击球动作等。
2.教师通过动作分解,结合慢动作回放,展示正确的发球动作。
3.教师强调关键动作,如手指弹击、手腕用力等,让学生牢记。
三、分组练习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练习,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动作。
3.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球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击球点、力量分配和方向控制。
4.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战演练
1.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正面上手发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2.教师在比赛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发球表现,记录学生的发球成功率、稳定性等数据。
3.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在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巩固提高
1.教师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调整站位、加强手腕力量等。
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再次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3.教师观察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总结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3.教师强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这项技术的必要性。
七、课后作业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正面上手发球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2.教师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八、教学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2.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排球规则简介:介绍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等规则,帮助学生了解排球比赛的基本框架。
-排球运动发展史: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的重要比赛和著名运动员,增加学生对排球文化的了解。
-排球技术种类:除了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外,还可以介绍其他排球技术,如扣球、拦网、传球、垫球等,让学生对排球技术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