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上册第29课跨越式跳高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课《跨越式跳高》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课程内容与新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材紧密结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力量。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鼓励、支持与协作。
4.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跳跃类运动,对基本的跳跃动作有一定的了解,如助跑、起跳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普遍感兴趣,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技能。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模仿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注重自主探索。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在助跑时掌握不好节奏,导致起跳不稳;有的学生在起跳时可能力量不足,影响跳跃高度;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缺乏信心,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动作技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新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跨越式跳高相关的图片、视频,用于展示动作要领和技巧。
3.实验器材:准备跳高垫、标志杆、皮筋等,用于模拟实际跳跃环境。
4.教室布置:设置助跑区域、起跳点和落地区,并划分学生活动区域,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有序。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奥运会跳高比赛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助跑、起跳等跳跃类运动的动作要领。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步骤,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
-举例说明:通过示范动作,展示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跳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改进动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让学生在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中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强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家练习跨越式跳高,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增进亲子关系。
6.教学过程详细安排: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奥运会跳高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回顾助跑、起跳等跳跃类运动的动作要领。
-新课呈现环节(15分钟):
1.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步骤,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
2.示范动作,展示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3.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改进动作。
-巩固练习环节(20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让学生在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中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2.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课堂总结环节(5分钟):
1.强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作业布置环节(5分钟):
1.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家练习跨越式跳高,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2.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增进亲子关系。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跳高运动的发展历程》:介绍跳高运动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跳跃游戏到现代的竞技体育,让学生了解跳高运动的发展脉络。
-《跳高技巧解析》:详细解析跳高技术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以及如何提高跳跃高度和远度。
-《跳高训练方法》:介绍跳高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跳高运动的其他流派和技术风格,如背越式跳高、俯卧式跳高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跳高运动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跳高模拟器,利用简单的材料如木棍、绳子等,模拟跳高过程,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