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专升本语文全科目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1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3
总字数:约5.4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专升本语文全科目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特点?

A.主谓结构明确

B.动词和形容词的词尾变化

C.介词和助词的使用

D.句尾用疑问语气词

2.下列哪个词不属于古代汉语的虚词?

A.所

B.以

C.于

D.而

3.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先秦散文?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红楼梦》

4.下列哪句话符合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A.日出东方

B.鹿行于林

C.青出于蓝

D.鸡鸣狗吠

5.下列哪项不是古代汉语的文体分类?

A.论述文

B.说明文

C.记叙文

D.散曲

6.下列哪句话体现了古代汉语的辞藻华丽?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的诗歌?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唐诗三百首》

8.下列哪句话不属于唐代的诗歌?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9.下列哪部作品是宋代的词?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宋词三百首》

10.下列哪句话不属于宋代的词?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1.下列哪部作品是元代的戏曲?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元曲三百首》

12.下列哪句话不属于元代的戏曲?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3.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的小说?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红楼梦》

14.下列哪句话不属于明代的小说?

A.红尘中有多少事,欲说还休

B.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5.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的散文?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古文观止》

16.下列哪句话不属于清代的散文?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7.下列哪部作品是近现代的诗歌?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新诗三百首》

18.下列哪句话不属于近现代的诗歌?

A.红尘中有多少事,欲说还休

B.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19.下列哪部作品是近现代的散文?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散文选》

20.下列哪句话不属于近现代的散文?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代汉语?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红楼梦》

2.下列哪些词属于古代汉语的虚词?

A.所

B.以

C.于

D.而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代的诗歌?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唐诗三百首》

4.下列哪些句子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A.日出东方

B.鹿行于林

C.青出于蓝

D.鸡鸣狗吠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宋代的词?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宋词三百首》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古代汉语的主谓结构明确。()

2.古代汉语的词尾变化丰富多样。()

3.先秦散文包括《诗经》、《楚辞》、《庄子》、《韩非子》等。()

4.古代汉语的文体分类包括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

5.唐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6.宋代词以抒情、写景为主,语言优美。()

7.元代戏曲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

8.明代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为代表。()

9.清代散文以《古文观止》为代表。()

10.近现代诗歌以《新诗三百首》为代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