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古代思想中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著有《师说》倡导尊师重道的教育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韩愈
D.柳宗元
【答案】C,本题考查教育学的著作。《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C项正确。
A项:荀子提出“性恶论”的思想,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本性,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道德教育的核心“三纲五常”,并将人分为三类: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阐述“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B.《教育过程》
C.《教学与发展》
D.《教育过程最优化》
【答案】B,本题考查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著作。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B项正确。
A项:布卢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巴班斯基著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他在著作中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设计教学,以便最优处理教育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小明和小刚是同卵双胞胎,两个人从小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习,但两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两人的学习成绩也出现了较大差异,这体现了()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A.遗传素质
B.成长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两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这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D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肤色、体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将社会共同认可的理想和信念内化为个体的社会意识,并成为个体确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导向。这种教育促进社会化的功能体现为()。
A.形成社会价值观
B.完善自我认知
C.掌握社会技能
D.塑造职业角色
【答案】A,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包括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主要表现为: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体个性化功能。其中,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和社会标准的过程,即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中所存在的,为其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理想和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对其社会成员具有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