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的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电子厂车间主管的工作表现,提高车间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绩效考核方案。
##二、考核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车间主管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2.注重实绩原则:重点考核车间主管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人员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3.激励发展原则:通过绩效考核,激励车间主管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工作绩效,促进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考核周期
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月度考核于每月末进行,年度考核于次年1月进行,年度考核结果为全年月度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
##四、考核主体
1.上级评价:由生产经理对车间主管进行评价,权重占60%。
2.同级评价:由其他车间主管对被考核车间主管进行评价,权重占20%。
3.自我评价:车间主管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权重占20%。
##五、考核指标及权重
(一)生产管理(40分)
1.生产计划完成率(20分)
-指标定义:实际完成产量与计划产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生产计划完成率=实际完成产量/计划产量×100%
-评分标准:生产计划完成率达到100%得16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2.生产效率提升(10分)
-指标定义:与上一考核周期相比,单位时间内产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生产效率提升率=(本期单位时间产量-上期单位时间产量)/上期单位时间产量×100%
-评分标准:生产效率提升率达到5%得8分,每高于1%加1分,最高加2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3.设备利用率(10分)
-指标定义: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设备计划运行时间×100%
-评分标准:设备利用率达到85%得8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二)质量控制(30分)
1.产品合格率(20分)
-指标定义:合格产品数量与总产品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品数量×100%
-评分标准:产品合格率达到98%得16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2.质量事故发生率(10分)
-指标定义: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次数。
-评分标准:无质量事故得8分,每发生一次质量事故扣2分,扣完为止。
(三)人员管理(15分)
1.员工流失率(10分)
-指标定义:一定时期内离职员工数量与员工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量/员工总数×100%
-评分标准:员工流失率控制在5%以内得8分,每高于1%扣2分,扣完为止。
2.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5分)
-指标定义:实际完成培训课程数量与计划培训课程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实际完成培训课程数量/计划培训课程数量×100%
-评分标准: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达到100%得4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四)成本控制(10分)
1.生产成本降低率(8分)
-指标定义:与上一考核周期相比,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
-计算公式:生产成本降低率=(上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上期生产成本×100%
-评分标准:生产成本降低率达到3%得6分,每高于1%加1分,最高加2分;每低于1%扣1分,扣完为止。
2.物料损耗率(2分)
-指标定义:物料损耗数量与物料投入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物料损耗率=物料损耗数量/物料投入数量×100%
-评分标准:物料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得1.6分,每高于0.1%扣0.1分,扣完为止。
##六、考核实施
(一)月度考核
1.数据收集
-生产部门每月末提供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产量数据、设备运行记录等生产管理相关数据。
-质量部门每月末提供产品检验报